掀起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
2019-01-08
獼猴桃豐收了
小茶葉助脫貧
芋頭豐收農民樂
秧苗好,農民笑
刺梨成了致富“金果”
連日來,在水城縣順場鄉海拔1200米的山腰上,村民們正忙著重新嫁接獼猴桃,這些種下不到一年的樹苗已經長到一人多高,成為該鄉的一個特色產業,也成了老百姓致富的“金果果”。
這是水城縣獼猴桃產業布局引領發展的縮影,也是六盤水貫徹落實省委號召,推動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激活產業發展的成功范例。
2018年2月9日,在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孫志剛強調,要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深刻的產業革命,堅持“八要素”“五步工作法”,推動產業扶貧和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省委要求,2018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緊盯脫貧攻堅政策落實、責任落實和工作落實,緊扣“八要素”,踐行“五步工作法”,積極制定方案,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結合產業脫貧目標,逐級進行任務分解。
市委書記王忠,市委副書記、市長李剛表示,振興農村經濟要辯證謀劃“第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實施好脫貧攻堅“春風行動”,優化產業結構,完善產業布局,構建產銷銜接機制,以產業帶動更多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
脫貧攻堅,產業是關鍵。產業發展不起來,貧困戶難以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目前,全市4個縣(市、特區、區)均制定完善了產業扶貧發展規劃,內容包括“茶、菜、菌、禽、藥”五大扶貧產業及“一縣一業”特色產業。全市農業產業累計覆蓋貧困戶3.34萬戶,產業到戶率達97.1%,2018年帶動9.85萬人脫貧。
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玉米調減面積146.21萬畝,全市替代作物種植面積為156.94萬畝,其中:蔬菜26.95萬畝、茶葉1.07萬畝、食用菌0.36萬畝、中藥材6.582萬畝、水果32.16萬畝,刺梨、高粱、馬鈴薯、蕎麥、薏仁、飼草、核桃、板栗、花椒等完成89.49萬畝。
突出一個“特”,下好“產業選擇”這步棋
我市緊緊圍繞資源稟賦,立足產業基礎,做足特色文章,大力實施現代農業。
產業結構調整及產業發展穩步推進。全市完成玉米調減146.21萬畝。堅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推進具有特色的“茶、菜、菌、禽、藥”五大扶貧產業發展。
推進“3155工程”提質增效。按照“穩存量、擴增量、優布局、增效益、促脫貧”的思路,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完成農業特色產業補植補種61萬畝,完成后續管護272萬畝。形成了萬畝以上產業基地15個,千畝以上產業基地282個,建成了水城百里獼猴桃產業帶、盤州兩高沿線刺梨產業帶、木崗-落別茶葉產業帶等一大批適度規模經營的產業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整合12.51億元用于刺梨產業發展,刺梨種植面積已達100.48萬畝,是全省最大的刺梨基地,帶動農戶14.91萬戶49.61萬人增收,其中貧困戶1.79萬戶6.19萬人,戶均增收1500元。
生態畜牧業快速發展。相繼引進了溫氏集團、大北農集團、貴州努比亞牧業集團、大連韓偉集團和四川省正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等大型畜牧龍頭企業。水城縣溫氏生豬養殖項目1.2萬頭種豬場正在建設;六枝特區大北農100萬頭生豬養殖建設項目,梭戛鄉萬頭種豬場、中寨鄉5000頭種豬場正在建設;四川正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0萬羽擴繁場項目,已存欄種雞10萬羽,水城縣營盤鄉雞戲村20萬羽蛋雞場建設項目,已存欄蛋雞4萬羽,韓偉集團在盤州市投資的120萬羽蛋雞養殖項目已啟動。
突出一個“準”,上好“培訓農民”這堂大課
把農民脫貧增收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引導農民投身產業扶貧的大業中,切實增強農民參與現代農業的自身素質和技能,打造一批“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根據人的年齡組成、知識水平、參培意愿,分不同的層次、類型、方向開展針對性培訓,讓每個培訓農民選我所學,學我所選,學有所成。圍繞當前發展的主導產業,如獼猴桃、刺梨、茶葉等開展精準培訓,讓農民學了能用,用了起效。根據崗位“精準滴灌”,圍繞整形修枝、獼猴桃嫁接授粉等農業產業發展重要環節、薄弱節點,通過課堂演示、現場示范,讓農民真要學,要真學,學到管用的真本領。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整市推進”為切入點,強化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截至目前,全市共組織培訓貧困人口25.25萬人次,其中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714人。
突出一個“實”,筑牢“技術服務”這塊基石
通過建章立制,創新舉措調動各級農技人員、農業科研人員主動參與扶貧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支持他們在農村廣闊的天地建功立業,為農業產業發展筑牢基石。
選派省、市、縣農業科研院所、農技服務人員深入一線,走千家萬戶,進田間地頭,對產業發展把脈問診,開展技術服務咨詢,傳授農業實用技術。與武漢植物研究院達成戰略合作,邀請國內獼猴桃知名專家鐘彩虹對我市獼猴桃產業發展進行技術指導;聘請省內知名茶葉專家蹇清卯作為我市茶葉發展顧問,全市參與服務產業結構調整的省、市、縣農業專家共計805人,本輪選派覆蓋了全市所有的深度貧困村和貧困村,提出增加增收門路、措施、建議等200余條。
把19個深度貧困鄉、162個深度貧困村作為工作靶向,實施縣級領導干部駐村掛幫,每位干部一年駐村不少于三個月,配備兩名業務精湛的技術人員,在駐村期間與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著力在產業技術幫扶,破解技術瓶頸,開展教育培訓等短板領域精準發力。
切實發揮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在農業技術服務、技術培訓、技術落地方面的“傳幫帶”作用。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方案70余個,印發各種技術培訓資料5000余份,實現了100%的合作社有專家技術團隊服務。
突出一個“聚”,抓緊“資金籌措”這個保障
通過爭取上級資金、申報脫貧攻堅投資基金、對外招商引資等方式,多渠道爭取資金投入。
針對中央、省年度資金投向,組織開展項目申報工作,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支持,如2017年通過申報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獲得中央資金1億元支持;通過申報一二三產業融合項目,獲中央、省資金2700萬元支持。2018年,組織盤州市申報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通過層層評選,以全省第二名報農業農村部,有望獲批。
按照省“五鏈聯結”要求,開展基金項目謀劃、包裝、申報等工作,全市扶貧產業子基金共獲批項目61個,獲批金額64.76億元,投放27.9億元,使用12.2億元,獼猴桃全產業鏈項目獲批7個,獲批金額13.14億元,投放6.55億元,使用2.42億元;刺梨全產業鏈項目獲批10個,獲批金額11.68億元,投放5.25億元,使用3.65億元。推進刺梨、獼猴桃產業的全產業鏈打造,實現產加銷一體化發展。
同時,積極申報綠色產業扶貧投資基金,謀劃和包裝一批農業產業項目。按照產業大招商的要求,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目前引進了溫氏、大北農、振興、伊賽等一大批戰略企業發展生態畜牧業;引進廣東粵旺集團發展訂單蔬菜;引進緣一、邁越等公司發展食用菌產業。
突出一個“聯”,用好“組織形式”這劑良方
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戰略,大力培育和引進優強經營主體,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合作社聯農聚農的紐帶作用,大力推廣龍頭企業管源頭和市場,合作社組織農戶按標準生產,建立完善組織方式,實現扶貧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截至目前,全市共引進和培育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206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88家(2018年新增31家);全市100%的貧困村建立村級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個村級合作社均有自己的主導產業及管護制度。如盤州市由5家平臺公司牽頭實施8大主導產業,以506個村級合作社為紐帶,平臺公司充分發揮“外聯市場、內結基地”的載體作用,平臺公司負責苗木、農資和資金保障,村級合作社負責組織農戶實施產業種植和管護,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爭取上級各類政策資金,強化技術服務指導。盤州市宏財聚農公司牽頭的刺梨產業,目前已實施產業面積54萬畝,建設20萬噸加工廠1座,投資1.3億元的刺梨博覽園已基本建成,并投入大量資金開展產品研發,目前刺梨全產業鏈發展基本形成。如盤州市娘娘山銀湖種植養殖農業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股東)涉及8個村2220戶5455人,發展刺梨、獼猴桃、藍莓等產業1.92萬畝,2450名貧困人口在產業發展中實現增收脫貧。
突出一個“通”,搭建“產銷對接”這個橋梁
我市按照“以需定單、以單定產、以產定扶”的要求,大力發展訂單農業,定制農業,促進農超、農校、農批、農企、農商對接,建立穩定直供直銷機制。加快構建少環節、低成本、暢通高效的農產品現代營銷網絡,提高農產品流通效率,帶動貧困戶增加收入。
去年1至11月,全市共實現產銷對接銷售43107.6萬元,同比增長72.6%,預計全年產銷對接將突破4.5億元,同比增長80.7%。如六枝特區呈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采取“營養餐+產業基地+貧困戶”的模式以銷定產,開展農校對接,入股土地1000畝建設了蔬菜生產基地,直供六枝特區187所中小學和58所學前教育機構,推動當地產業的發展。
目前,全市實現產銷對接銷售30862.04萬元,對接配送農產品覆蓋61個貧困鄉鎮和236個合作社,覆蓋貧困戶3418戶12587人。農產品產銷對接已進入學校737所,進入超市55個,進入二級批發市場6個,進入農貿市場31個。在貴陽市設立農產品直營店6個、建立六盤水生鮮農產品銷售專區10個;在大連設立六盤水農產品直銷窗口7個,對接配送61個貧困村的蔬菜、水果等農產品進入超市和批發農貿市場。組織獼猴桃等農產品出口俄羅斯、美國、加拿大及臺灣約600噸,產值1200萬元,2018年涼都獼猴桃產業股份有限公司4000余噸獼猴桃已全部簽訂銷售訂單,主要銷往廣州、武漢、北京、東莞、臺灣、加拿大、泰國、俄羅斯等地。
突出一個“變”,密切“利益聯結”這條紐帶
我市按照“三個100%”的要求,以“三變”改革為紐帶,將貧困戶聯結到產業鏈、利益鏈、價值鏈上,通過在平臺務工、效益分紅等多種途徑分享農業產業發展紅利。
全市共帶動53.81萬農戶成為股東,入股受益農民177.15萬人(貧困戶5.84萬戶18.68萬人),39.75萬戶入股農戶實現分紅,貧困戶戶均分紅2331元,實現了100%的貧困戶加入農民專業合作社。
這場振興六盤水鄉村經濟的產業革命已經打響,并且戰果輝煌。我們將持之以恒推動優勢特色主導產業發展,調優調好調順農業產業結構,全力打贏產業扶貧這場硬仗,助力脫貧攻堅,夯實鄉村振興戰略基石,努力實現“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的目標。
(來源:六盤水日報)
公司地址: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紅橋中路73號
電話:400-108-6288 0858-6525919 0858-6525909
客服QQ:353160313
微信掃一掃